类别:增值业务 / 日期:2024-11-07 / 浏览:22 / 评论:0

深秋,宝山罗泾镇样桥村睦邻点“西杨老宅”门前的红梗芋艿田迎来收获。一垄垄芋艿生机勃勃,翠绿的叶子在风中微微摇曳。拨开湿润的泥土,圆滚滚的芋头便呈现在眼前,裹着褐色的外衣,散发着质朴而醇厚的气息。以芋艿为题,一场别开生面的下午茶活动由此展开……

图源:罗泾镇(下同)

白糖芝士,美味传承

这场活动的发起人小周是罗泾镇洋桥村的本地“小妹妹”。平时在市区工作的她喜欢研究美食。近日,外婆打电话让她回乡下来吃新芋艿,便激发了她想要就地取材,也给外婆做道芋头美味的念头。喜欢热闹的祖孙俩不约而同叫上了伙伴和乡邻。

挥动锄头扎进地里,找准角度往上一翘,原来掘芋艿不仅要用力气,更要用巧劲,来帮忙收获的年轻人们正在交流劳动经验。陈阿姨已经生火添柴,准备在土灶上烧起水来,就等着这一口新鲜下锅。

“老人们都说芋头是个好东西。小时候,为了让我多吃几个,外婆在土灶上煮好以后,还会帮我准备白糖蘸来吃。”经过土灶蒸煮的芋头软糯清香,罗泾本地习惯蘸上白糖共同食用,这样一来,白砂糖的颗粒感会进一步丰富芋头的口感和风味。“芋头蘸白糖”承载着乡土的记忆,也是每个罗泾小孩“家的味道”。小周一边回忆,一边准备着另一道芋艿美食。

把蒸熟芋头和紫薯切成块,加入淡奶油搅打,就变成了细腻丝滑、散发着迷人香气的芋泥。在模具中铺上一层油纸,加入巴斯克芝士,铺上一层厚厚的芋泥,送入烤箱。“叮”的一声响起,融合传统食材和新鲜创意的芋泥巴斯克芝士蛋糕大功告成。

古树见证,家风传承

“小妹妹带吾尼吃时鲜货了。”服务站门口的百年老榆树下,邻里乡亲搬来长凳方桌,添置上碗筷餐具,土灶芋艿和芋泥蛋糕也已经上桌。大家一边分享美食、一边拉起家常。

平时总是忙于田间地头、屋前宅后的老人们敞开了心扉,说起了共同的顾虑。平时孩子们都出去上学、工作了,最想的就是周末回来一起吃个饭。但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,吃口咸、做菜“老三样”,想好好准备却怕孩子们已经不爱吃了。年轻人们却说,平时工作下班晚,虽然常吃外卖,但更加想念的还是家里这一口带着锅气和心意的美味。

“一张桌上吃饭,总能吃到一起的。”给大家煮芋艿的陈阿姨是多年前嫁来的“罗泾媳妇”。她吃着蛋糕回忆,“刚嫁到这里来,这里爱吃红烧菜、爱喝汤,我都不会。操持做饭真怕做不出全家爱吃的口味,家里老人的这句话一下子解开了心结”。一转眼,阿姨自己都已经有第三代了,这句话还深深印在了心里,伴随她半辈子在罗泾的生活。

幸福画像,记忆传承

不知不觉,谈笑间已经到了傍晚,落日的余晖仿佛给围坐在一起的大家罩上一层温柔的滤镜。前来共赏美食的还有罗泾镇“神笔马良”许艳婷,她以温暖细腻的笔触将活动中一个个承载美好回忆的瞬间定格。

弘扬新风正气,推进移风易俗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,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。一道美食留香传情,一幅画像见字如面,承载美好回忆和文明乡风的朴素感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回归本真。

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


打赏

感谢您的赞助~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~
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
标签列表

友情链接